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>> 應用領域>>煤炭礦山
煤炭礦山行業的無功補償與諧波治理
1 煤礦企業供電面臨的關鍵問題
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推廣機械化采煤后,煤礦的用電負荷增加,近年來,出于安全、采煤工藝和節能三方面的要求,大量非線性負荷在煤礦供電中被廣泛使用,例如礦井提升機、露天礦大型電鏟、運輸皮電機、破碎機、水泵等設備都采用變頻裝置。尤其是礦機提升機、電鏟啟動頻繁,負載變化大。電鏟在挖掘過程中,遇到大塊或樹根時提升和推壓結構會經常造成堵轉,這時電機要維持出力,勢必增加電樞電流,從電能角度看是一次迅速的無功沖擊;電鏟在作業中,為裝車方便、準確,必須具有零位握持特性,即鏟斗滿料時,高懸空中,回轉到裝載位置過程中,鏟斗必須保持不下降,此時提升、推壓抱閘打開,提升或推壓系統在運動狀態,而速度給定在零位,速度調節器在工作狀態,為保持張力平衡,裝置輸出力矩大小為鏟斗和斗內料的重力矩,保持鏟斗在空中不下降,如果多臺電鏟同時處于零位握持狀態,此時對電網的無功需求非常大,從電能質量角度分析,其表現為大幅值的無功上升波動;提升機的弱磁升速特性表現為大幅值的無功下降波動;破碎機是一個無功反復沖擊過程。煤礦供電系統常常遠離供電負荷中心,存在供電距離長,供電容量相對較小的問題。在這樣供電客觀條件下,從電能質量角度看,對煤礦供電網絡而言,用電負荷增加帶來的是無功沖擊的問題,對安全影響是電壓的波動于暫降;對經濟型影響是無功損耗大,功率因數低造成力率罰款。
傳統的電容器型補償器面臨著:①難以適應負荷波動的變化。②電容器的投切對電網沖擊大。③諧波治理效果有限,多組濾波器組,占地面積大。④諧波放大,對電容器及系統的其它設備造成諧波過電壓。
2 無功補償裝置的發展
隨著電力系統應用需求的變化,業界學者提出了無功補償的概念。從早期廣泛應用同步調相機作為動態補償裝置,發展到靜止式無功補償裝置SVC。SVC是一種較快速調節無功功率的裝置,國際大電網會議將SVC定義為7個子類。①機械投切電容器(MSC);②機械投切電抗器(MSR);③自飽和電抗器(SR);④晶閘管控制電抗器(TCR);⑤晶閘管投切電容器(TSC);⑥晶閘管投切電抗器(TSR);⑦自換向或電網換向轉換器(SCC/LCC)。MSC和MSR是第一代靜態無功補償裝置,通常響應速度以秒計,真空接觸器頻繁動作,不能準確地對負荷無功電流的變動進行跟蹤記錄,且投切電容器或電抗器時對電網沖擊大。隨著電力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,傳統的機械開關被晶閘管替代,研發了以晶閘管控制電抗器(TCR)、晶閘管投切電容器(TSC)和磁控電抗器(MCR)為代表的第二代無功補償裝置。MCR是在TCR基礎上發展的,由MCR磁閥式飽和電抗器、直流激磁調節單元、控制器及監視器組成,通過改變鐵芯飽和度進而改變電抗器的感抗,實現MCR輸出無功功率連續可調。這類裝置占地面積大,存在諧振過電壓問題。
近幾年,在SVC成熟理論和應用的基礎上,借助不斷發展的電力電子技術,一種更先進、更可靠、更靈活的無功補償裝置——大功率靜止無功發生器(SVG)由實驗室走向現場。隨著IGBT管降價和中國封裝線上馬生產,SVG的價格也大幅下降,許多無功補償裝置的生產廠家都開始生產SVG。SVG屬于第三代動態無功補償技術。它以大功率三相電壓型逆變器為核心,通過連接電抗器接入系統,與系統側電壓保持同頻、同相,通過調節逆變器輸出電壓幅值和相位實現動態補償的目的。
SVG有三種運行模式(見表1)??蛰d運行模式Ui=Us,Il=0,SVG不吸收、發出無功;容性運行模式Ui>Us,Il為超前電流,其幅值可以通過調節Ui來連續控制,從而連續調節SVG發出的無功;感性運行模式Ui<Us,Il為滯后電流,其幅值可以通過調節Ui來連續控制,從而連續調節SVG吸收的無功。
從技術上講,SVG較傳統的無功補償裝置有如下優勢:
使用SVG可提高線路傳輸能力??商岣唠妷悍€定性,根據負荷變化對無功輸出作進一步調整,以防因無功倒送降低系統功率因數;實施調節系統電壓,提高區域供電可靠性。對提升機、絞車、電鏟等礦山負荷無功補償與諧波治理,可減少無功損耗,節能降耗;有源濾波可改善電能質量;礦山供電線路長,末端電壓低,使用SVG能夠提高電壓的穩定性,控制大型負載啟動過程中的電壓波動或閃變,確保安全供電。除此之外,可有效濾除使用6脈沖變頻器產生5次和7次諧波及使用12脈沖變頻器產生的11次和13次諧波。
3 結論
無功補償和諧波治理技術,是保證電力系統電能質量的關鍵,隨著電網的飛速發展,對補償和諧波治理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只有充分利用前沿的理論和先進的技術,才能保證電網安全、穩定、可靠、優質地運行。